我会……吹口琴,玩玉箫,泡泡妞,看小书,占卜星相观人眉宇,风流倜傥,窃玉偷香!
对于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的这段台词,很多人都耳熟能详。
剧中的唐伯虎能文能武,为了追求爱情,巧妙为自己打造人设,经过一番努力,最终娶得美人归,是人生大赢家。
真实历史上的唐伯虎,也如此风流潇洒吗?
答案完全相反。
哪有什么秋香和八位美娇娘,坎坷潦倒才是唐伯虎一生的写照。
用现代人的话来说,唐伯虎的一生就是
“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”
。
△唐伯虎影视剧照
展开剩余90%01
唐伯虎,名唐寅,伯虎是他的字。
明成化六年(1470年),出生在在苏州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里。这是苏州城中一个最繁华的地方:
“......翠袖三千楼上下,黄金百万水东西。五更市贩何曾绝,四远方言总不齐......”
唐家人世代居于苏州,以经商为生,到了唐伯虎父亲唐广德这一代,已经攒下些家底了。
虽然家庭小康吃穿不愁,可唐广德并不打算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。
学而优则仕,唐广德懂,所以不惜重金聘请老师来教唐寅读书,为他的人生开启另一种可能。
唐伯虎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,16岁时参加童生试,就高中第一名案首,一时间名满苏州城。
19岁,唐伯虎和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。婚后夫妻和睦,没过多久儿子就出生了。
此时的唐伯虎可谓是意气风发,他聪颖异绝、才华横溢,又英姿风流,自然吸引了不少志趣相投的人,文徵明、张灵等同辈友人与他相谈甚欢,开怀畅饮。连大他11岁的祝允明(祝枝山)都多次上门拜访。
△唐寅画像
20岁出头的唐伯虎,已经拥有了成功人士的姿态:有知己,有诗酒,更有世人羡慕的才华和名声,人生好不惬意。
有一年下雪天,唐伯虎和张灵、祝枝山三人扮作乞丐,去小店乞讨要钱。
讨来钱后,三人聚在一起买些吃的喝的,到荒野破庙吃喝一番。
这种事,唐伯虎没少干。
只是,命运给了他明朗、得意之后,旋即又施以他难以消解的愁苦。
02
弘治七年(1494年),唐伯虎的人生遭遇重大变故。
这一年,父亲唐广德突然撒手人寰。唐伯虎刚料理完父亲的丧事,还没缓过来,母亲丘氏便因过度悲伤,很快离开人世。没过多久,妻子徐氏和幼子也相继离世。
短短几日,四位亲人相继离世,唐伯虎的身边只剩下一个妹妹。
可命运加注给唐伯虎的痛苦还没有结束。
由于接连给家人办丧事,唐伯虎连嫁妆都没给妹妹准备好,就将她匆忙嫁人了。可没过多久,就传来妹妹在婆家死亡的噩耗。
不过一年时间,一个幸福的七口之家,只剩下唐伯虎和弟弟。
这一年,他25岁。
△唐寅画鸡真迹
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变故,唐伯虎也没心思料理家事,家道开始中落,他成日借酒消愁出入风月场所,试图摆脱精神的痛苦,连鬓边生出白发也不在意。
好在他还有朋友。
这时,祝枝山劝诫他:“你父亲生前的最大愿望,就是看到你考取功名。如今你在学宫挂名,却不愿潜心学业,岂不蹉跎时光?”
祝枝山的话如醍醐灌顶,唐伯虎醒了。
他决定闭关一年,考取功名,若不能遂愿,就断了这门心思。
弘治十一年(1498年),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乡试,一举拔得头筹,史称唐解元。(相当于今江苏地区考试第一名)
主持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梁储,很欣赏唐伯虎,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学士程敏政,程敏政夸他是个人才。
一堆不知名的人也排着队来结交唐伯虎。在时人眼中,只要唐伯虎在进京参加会试时施展自己的才学,定能进入殿试,东山再起指日可待。
可命运再一次戏弄了唐伯虎。
△唐寅作品陶穀贈詞台北故宫典藏
03
乡试之后是会试。
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,途中结识了一个考生,是江阴巨富之子徐经。徐经谈吐不俗,家庭条件优渥,唐伯虎和他一见如故,没过多久二人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。
到了京城后,徐经还时不时带着唐伯虎和达官显贵们见面,其中就包括少詹事程敏政和大学士李东阳。
这二人正是本次会试的主考官。
会试考完,许多考生纷纷叫难说没考好,可有一人不仅答得好,而且文辞俱佳。
此前程敏政就看过唐伯虎的文章,便断言此人必是唐伯虎。
不了这句话被有心人听到,传出去后就有人举报:徐经和唐伯虎作弊。
唐伯虎、徐经,连同程敏政一同被下了大狱。事后由于没有证据,三人无罪释放。
话虽如此,可他们的命运却被改写:程敏政永世不得为官,唐伯虎、徐经终身不得参加科考。
或许是为了安慰唐伯虎,朝廷让他当个浙江小吏,可唐伯虎羞于就职,臊眉耷眼地回了苏州。
尽管唐伯虎早已尝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,可这次命运直落,还是让他无法接受。
△唐寅王蜀宫妓图
最先弃唐伯虎而去的是续娶的妻子,不仅对他冷嘲热讽,还卷走了他的所有财物。他在写给好友文征明的信中说:
“不可伸,履缺不可纳;僮奴据案;夫妻反目;旧有狞狗,当户而噬。反视室中,甂瓯破缺;衣履之外,靡有长物。”
仕途无望,夫妻反目,仆人看不起他,连家里的狗他咬他。
此时的唐伯虎,内心必然无奈又心酸。
04
从风光无限到身陷囹圄,前后不过半年。
这种落差让唐伯虎内心受创,但他也有自己的傲气,决心离开京城这个伤心地。所以在安置好弟弟后,唐伯虎开始游历四方,转而寄情于山水。
从江南到两湖,从赤壁到岳阳,从庐山到富春江,这一路,唐伯虎将祖国的名山大川看了个遍。
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游历了一年的唐伯虎重返姑苏,这一次他绝了入仕之心,决心过一种随心随性的生活——卖画。
唐伯虎的画作一度卖得很不错,靠着卖画攒下的钱,又从朋友那借了点,他在苏州城北修了一个桃花坞,还自封桃花庵主,常常请沈周、文征明、祝枝山等好友来游玩。
在此期间,唐伯虎还续娶第三位妻子——沈九娘。据称这位沈九娘是苏州名妓,端庄典雅,才艺双绝,倾慕唐伯虎已久。二人相识相交,最后结为夫妻。
有山有水,有诗有酒,有红颜知己还有老友,多么惬意的生活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唐伯虎的人生似乎走上了正轨。
△《唐伯虎点秋香》剧照
正德九年(1514年),应皇帝的叔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,唐伯虎去他府上当幕僚。
唐伯虎似乎看到了入仕的希望,他马上就收拾行李去了南昌。
在宁王府,唐伯虎每日写诗作画,等着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。可没过多久,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!
原来,宁王到处招纳人才,是想造反!自己进了贼窝!
这可怎么办?情急之下唐伯虎也顾不得许多了,整日装疯卖傻,还时不时上街裸奔,史书记载“
佯狂使酒,露其丑秽”
,搅得宁王府不得安宁。最后宁王没办法,把他赶了出来。
果不其然,五年后宁王起兵谋反,但很快又被平息。唐伯虎因为脱身早,没被牵连。
仕途绝望的唐伯虎,余生将全副精力投入诗书酒画中去,借此纾解心中苦闷。
晚年的唐伯虎落魄失意,此时他的绘画成就却达到了顶峰。
我们都知道,画作都有自己的气质。宫廷画为皇家服务,极尽华丽与技巧;文人画为自娱,自有一种格调,而唐伯虎则是二者兼得,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其升华。
嘉靖二年(1523年),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,53岁的唐伯虎终于过完自己的一生,离开人世。
上天让他满腹才华,却又跟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。当我们回过头再看,唐伯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,或许读他的诗能离他更近些。
最后,以唐伯虎的诗词作为结束:
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;
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卖酒钱。
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还来花下眠;
半醒半醉日复日,花落花开年复年。
但愿老死花酒间,不愿鞠躬车马前;
车尘马足富者趣,酒盏花枝贫者缘。
若将富贵比贫贱,一在平地一在天;
若将贫贱比车马,他得驱驰我得闲。
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;
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。
——《桃花庵歌》
发布于:天津市